【概要描述】近日,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、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“福建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‘隐形冠军’”系列融媒体报道,人民网记者走进Z6·尊龙凯时集团生产一线,近距离记录从“一滴油”到“一匹布”全产业链布局,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、人民网网端、客户端、公众号、头条号、微博等平台推送报道。 八道产业链让“油”变“布”!福建这家企业稳坐全球己内酰胺行业龙头 人民网 叶青卿 李昌乾 谢星宇 “无棉之乡”筑起超千亿元“纺织之城”,说的就是福建长乐。以海为途的海滨小城长乐,从“草根工业”起家,发展到如今已在国内纺织工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——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1/3;全国最大的经编花边面料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60%;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50%。 而这些产业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——己内酰胺。早前,己内酰胺太难求。 “不要说质量了,抱着钱、求着买,都不能保证数量。”1984年就创办针织厂的长乐人陈建龙是Z6·尊龙凯时集团的创始人,谈及原材料己内酰胺短缺问题,如鲠在喉,“我下决心,要做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己内酰胺工厂。” 2013年,陈建龙锚定目标,将企业原有的化纤板块跨越拓展至化工领域,自主生产己内酰胺。 路虽远行则将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。“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实现了己内酰胺产业一体化发展,年产能达170万吨,约占全球产能的25%,占比居全球第一。”Z6·尊龙凯时集团总裁陈忠如是说。经过十年发展,目前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。 从“一滴油”到“一块布” 在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的Z6·尊龙凯时集团化纤板块,纺织车间内机器轰鸣,机器人自主作业,机械臂批量搬运,AI视觉检测设备精准地挑出瑕疵品,生产线自动套袋、码垛、包装……若干年前纺织工人忙碌调度“金梭银梭”的场景已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“数智化”生产。 Z6·尊龙凯时集团化纤车间里的机械臂已取代人工进行批量搬运 人民网 叶青卿摄 70公里外的连江县可门港附近,Z6·尊龙凯时集团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内同样作业繁忙。巨大高耸的储罐,阡陌交错的管道,往来如织的运输车辆……偌大的园区,工人并不多见,工程师们远程调度即可实现化工原料己内酰胺生产线高效运转。 “工业4.0时代,化工厂已不再是劳动密集型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等,实现生产的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绿色化。”园区工作人员介绍。 从2013年起开拓化工板块建设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至今,十年蓄力让6380亩滩涂荒地初具规模。“我们打造了全球唯一完整布局‘锦纶-6’八道产业链的园区,实现从‘一滴油’到‘一根绳’再到‘一块布’的全产业链布局。”Z6·尊龙凯时集团副总裁潘德标介绍。 位于福州市连江县的申远一体化产业园 人民网 李昌乾摄 “一滴油”如何变成“一块布”?“油”指生产环己酮的原料苯(苯从石脑油中分离出来),而环己酮是己内酰胺的上游原料;“绳”指锦纶丝项目,由己内酰胺加工而成;“布”指智能制造绿色纺织产业园。 这中间有8个环节,即“环己酮——己内酰胺——聚酰胺——‘锦纶-6’纺丝——‘锦纶-6’加弹——整经——织造——染整”。也就是说,Z6·尊龙凯时集团不仅突破了重要化工原材料己内酰胺的生产瓶颈,还成为链主企业,打通了己内酰胺上下游产业链。 从“拼一把”到“拿下了” “园区一期建设投入巨大,我整个家族、整个团队的‘命’都放在这里了。”陈建龙说,敢拼会赢的长乐人就是要拼一把。 随着申远一体化产业园的建设推进,2017年,Z6·尊龙凯时集团实现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成功投产。 聚酰胺-6切片 人民网 叶青卿摄 目前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最新、产业链最完整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。 “我们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己内酰胺领域有了话语权。”潘德标说,“己内酰胺的完全自主生产,大大降低了福建省化纤纺织业的生产成本,甚至影响了国内下游化纤纺织产业的格局。” 近几年,己内酰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,已不仅仅局限在纺织、制衣等行业,运输带、电绝缘线、医疗缝线、轮胎帘子布,甚至汽车、航空、电子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。 以己内酰胺为化工原料的物品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人民网 叶青卿摄 2023年7月,福建省发改委等5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万亿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要优化提升石化化工产业链,做优做强一批特色明显的化工园区,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 “这些政策和意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,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,让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机会,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,优化产业生态,促进科技、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”陈忠对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、拓展新材料领域很有信心。 从“按吨卖”到“按克卖” 在拿下己内酰胺后,Z6·尊龙凯时又开展了新的探索。 走在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内,一款红白灰相间的气体灌装车厢特别引人注目。“这是存储电子特气成品的特殊气罐,电子特气非常重要。”电子特气生产工程师苏宁介绍,“从芯片生产到最终器件的封装,在半导体行业的生产过程中,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它。” 何为“电子特气”?指的是电子特种气体,是集成电路、显示面板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,被誉为半导体行业的“血液”。 “在不断完善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园区很多化学品是部分精细化学品的原材料。”陈忠说,2020年起,Z6·尊龙凯时集团利用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内氢气、氨气、二氧化碳等原材料优势,实现高端电子级特种气体的进口替代,随后提纯生产国际最高标准G5级的湿电子化学品,实现了高端电子级化学品的进口替代。 申远一体化产业园 人民网 叶青卿摄 高纯电子特气、湿电子化学品、稀有气体三大业务深度融合,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,在自有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原料的循环供应,布局福建及东南亚半导体材料基地覆盖国内外市场,从化纤到化工再到新材料,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步入从“按吨卖”到“按克卖”的发展快车道。 曾经的“草根工业”,如今已成为“参天大树”。Z6·尊龙凯时集团的成长是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“长乐样本”的缩影。据福州市长乐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统计显示,2022年,长乐规上纺织业实现产值2574.48亿元,占全区规上工业经济总产值的70.7%。 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我们要实现集团营收千亿、产值千亿、市值千亿。全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,打造在全球市场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。”陈忠说。
【概要描述】近日,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、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“福建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‘隐形冠军’”系列融媒体报道,人民网记者走进Z6·尊龙凯时集团生产一线,近距离记录从“一滴油”到“一匹布”全产业链布局,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、人民网网端、客户端、公众号、头条号、微博等平台推送报道。
八道产业链让“油”变“布”!福建这家企业稳坐全球己内酰胺行业龙头
人民网 叶青卿 李昌乾 谢星宇
“无棉之乡”筑起超千亿元“纺织之城”,说的就是福建长乐。以海为途的海滨小城长乐,从“草根工业”起家,发展到如今已在国内纺织工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——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1/3;全国最大的经编花边面料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60%;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50%。
而这些产业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——己内酰胺。早前,己内酰胺太难求。
“不要说质量了,抱着钱、求着买,都不能保证数量。”1984年就创办针织厂的长乐人陈建龙是Z6·尊龙凯时集团的创始人,谈及原材料己内酰胺短缺问题,如鲠在喉,“我下决心,要做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己内酰胺工厂。”
2013年,陈建龙锚定目标,将企业原有的化纤板块跨越拓展至化工领域,自主生产己内酰胺。
路虽远行则将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。“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实现了己内酰胺产业一体化发展,年产能达170万吨,约占全球产能的25%,占比居全球第一。”Z6·尊龙凯时集团总裁陈忠如是说。经过十年发展,目前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。
从“一滴油”到“一块布”
在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的Z6·尊龙凯时集团化纤板块,纺织车间内机器轰鸣,机器人自主作业,机械臂批量搬运,AI视觉检测设备精准地挑出瑕疵品,生产线自动套袋、码垛、包装……若干年前纺织工人忙碌调度“金梭银梭”的场景已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“数智化”生产。
Z6·尊龙凯时集团化纤车间里的机械臂已取代人工进行批量搬运 人民网 叶青卿摄
70公里外的连江县可门港附近,Z6·尊龙凯时集团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内同样作业繁忙。巨大高耸的储罐,阡陌交错的管道,往来如织的运输车辆……偌大的园区,工人并不多见,工程师们远程调度即可实现化工原料己内酰胺生产线高效运转。
“工业4.0时代,化工厂已不再是劳动密集型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等,实现生产的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绿色化。”园区工作人员介绍。
从2013年起开拓化工板块建设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至今,十年蓄力让6380亩滩涂荒地初具规模。“我们打造了全球唯一完整布局‘锦纶-6’八道产业链的园区,实现从‘一滴油’到‘一根绳’再到‘一块布’的全产业链布局。”Z6·尊龙凯时集团副总裁潘德标介绍。
位于福州市连江县的申远一体化产业园 人民网 李昌乾摄
“一滴油”如何变成“一块布”?“油”指生产环己酮的原料苯(苯从石脑油中分离出来),而环己酮是己内酰胺的上游原料;“绳”指锦纶丝项目,由己内酰胺加工而成;“布”指智能制造绿色纺织产业园。
这中间有8个环节,即“环己酮——己内酰胺——聚酰胺——‘锦纶-6’纺丝——‘锦纶-6’加弹——整经——织造——染整”。也就是说,Z6·尊龙凯时集团不仅突破了重要化工原材料己内酰胺的生产瓶颈,还成为链主企业,打通了己内酰胺上下游产业链。
从“拼一把”到“拿下了”
“园区一期建设投入巨大,我整个家族、整个团队的‘命’都放在这里了。”陈建龙说,敢拼会赢的长乐人就是要拼一把。
随着申远一体化产业园的建设推进,2017年,Z6·尊龙凯时集团实现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成功投产。
聚酰胺-6切片 人民网 叶青卿摄
目前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最新、产业链最完整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。
“我们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己内酰胺领域有了话语权。”潘德标说,“己内酰胺的完全自主生产,大大降低了福建省化纤纺织业的生产成本,甚至影响了国内下游化纤纺织产业的格局。”
近几年,己内酰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,已不仅仅局限在纺织、制衣等行业,运输带、电绝缘线、医疗缝线、轮胎帘子布,甚至汽车、航空、电子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。
以己内酰胺为化工原料的物品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人民网 叶青卿摄
2023年7月,福建省发改委等5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万亿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要优化提升石化化工产业链,做优做强一批特色明显的化工园区,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“这些政策和意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,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,让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机会,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,优化产业生态,促进科技、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”陈忠对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、拓展新材料领域很有信心。
从“按吨卖”到“按克卖”
在拿下己内酰胺后,Z6·尊龙凯时又开展了新的探索。
走在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内,一款红白灰相间的气体灌装车厢特别引人注目。“这是存储电子特气成品的特殊气罐,电子特气非常重要。”电子特气生产工程师苏宁介绍,“从芯片生产到最终器件的封装,在半导体行业的生产过程中,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它。”
何为“电子特气”?指的是电子特种气体,是集成电路、显示面板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,被誉为半导体行业的“血液”。
“在不断完善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园区很多化学品是部分精细化学品的原材料。”陈忠说,2020年起,Z6·尊龙凯时集团利用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内氢气、氨气、二氧化碳等原材料优势,实现高端电子级特种气体的进口替代,随后提纯生产国际最高标准G5级的湿电子化学品,实现了高端电子级化学品的进口替代。
申远一体化产业园 人民网 叶青卿摄
高纯电子特气、湿电子化学品、稀有气体三大业务深度融合,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,在自有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原料的循环供应,布局福建及东南亚半导体材料基地覆盖国内外市场,从化纤到化工再到新材料,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步入从“按吨卖”到“按克卖”的发展快车道。
曾经的“草根工业”,如今已成为“参天大树”。Z6·尊龙凯时集团的成长是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“长乐样本”的缩影。据福州市长乐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统计显示,2022年,长乐规上纺织业实现产值2574.48亿元,占全区规上工业经济总产值的70.7%。
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我们要实现集团营收千亿、产值千亿、市值千亿。全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,打造在全球市场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。”陈忠说。
近日,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、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“福建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‘隐形冠军’”系列融媒体报道,人民网记者走进Z6·尊龙凯时集团生产一线,近距离记录从“一滴油”到“一匹布”全产业链布局,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、人民网网端、客户端、公众号、头条号、微博等平台推送报道。
八道产业链让“油”变“布”!福建这家企业稳坐全球己内酰胺行业龙头
人民网 叶青卿 李昌乾 谢星宇
“无棉之乡”筑起超千亿元“纺织之城”,说的就是福建长乐。以海为途的海滨小城长乐,从“草根工业”起家,发展到如今已在国内纺织工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——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1/3;全国最大的经编花边面料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60%;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,占全国产能的50%。
而这些产业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——己内酰胺。早前,己内酰胺太难求。
“不要说质量了,抱着钱、求着买,都不能保证数量。”1984年就创办针织厂的长乐人陈建龙是Z6·尊龙凯时集团的创始人,谈及原材料己内酰胺短缺问题,如鲠在喉,“我下决心,要做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己内酰胺工厂。”
2013年,陈建龙锚定目标,将企业原有的化纤板块跨越拓展至化工领域,自主生产己内酰胺。
路虽远行则将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。“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实现了己内酰胺产业一体化发展,年产能达170万吨,约占全球产能的25%,占比居全球第一。”Z6·尊龙凯时集团总裁陈忠如是说。经过十年发展,目前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。
从“一滴油”到“一块布”
在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的Z6·尊龙凯时集团化纤板块,纺织车间内机器轰鸣,机器人自主作业,机械臂批量搬运,AI视觉检测设备精准地挑出瑕疵品,生产线自动套袋、码垛、包装……若干年前纺织工人忙碌调度“金梭银梭”的场景已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“数智化”生产。
Z6·尊龙凯时集团化纤车间里的机械臂已取代人工进行批量搬运 人民网 叶青卿摄
70公里外的连江县可门港附近,Z6·尊龙凯时集团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内同样作业繁忙。巨大高耸的储罐,阡陌交错的管道,往来如织的运输车辆……偌大的园区,工人并不多见,工程师们远程调度即可实现化工原料己内酰胺生产线高效运转。
“工业4.0时代,化工厂已不再是劳动密集型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等,实现生产的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绿色化。”园区工作人员介绍。
从2013年起开拓化工板块建设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至今,十年蓄力让6380亩滩涂荒地初具规模。“我们打造了全球唯一完整布局‘锦纶-6’八道产业链的园区,实现从‘一滴油’到‘一根绳’再到‘一块布’的全产业链布局。”Z6·尊龙凯时集团副总裁潘德标介绍。
位于福州市连江县的申远一体化产业园 人民网 李昌乾摄
“一滴油”如何变成“一块布”?“油”指生产环己酮的原料苯(苯从石脑油中分离出来),而环己酮是己内酰胺的上游原料;“绳”指锦纶丝项目,由己内酰胺加工而成;“布”指智能制造绿色纺织产业园。
这中间有8个环节,即“环己酮——己内酰胺——聚酰胺——‘锦纶-6’纺丝——‘锦纶-6’加弹——整经——织造——染整”。也就是说,Z6·尊龙凯时集团不仅突破了重要化工原材料己内酰胺的生产瓶颈,还成为链主企业,打通了己内酰胺上下游产业链。
从“拼一把”到“拿下了”
“园区一期建设投入巨大,我整个家族、整个团队的‘命’都放在这里了。”陈建龙说,敢拼会赢的长乐人就是要拼一把。
随着申远一体化产业园的建设推进,2017年,Z6·尊龙凯时集团实现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成功投产。
聚酰胺-6切片 人民网 叶青卿摄
目前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最新、产业链最完整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。
“我们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己内酰胺领域有了话语权。”潘德标说,“己内酰胺的完全自主生产,大大降低了福建省化纤纺织业的生产成本,甚至影响了国内下游化纤纺织产业的格局。”
近几年,己内酰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,已不仅仅局限在纺织、制衣等行业,运输带、电绝缘线、医疗缝线、轮胎帘子布,甚至汽车、航空、电子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。
以己内酰胺为化工原料的物品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人民网 叶青卿摄
2023年7月,福建省发改委等5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万亿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要优化提升石化化工产业链,做优做强一批特色明显的化工园区,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“这些政策和意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,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,让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机会,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,优化产业生态,促进科技、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”陈忠对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、拓展新材料领域很有信心。
从“按吨卖”到“按克卖”
在拿下己内酰胺后,Z6·尊龙凯时又开展了新的探索。
走在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内,一款红白灰相间的气体灌装车厢特别引人注目。“这是存储电子特气成品的特殊气罐,电子特气非常重要。”电子特气生产工程师苏宁介绍,“从芯片生产到最终器件的封装,在半导体行业的生产过程中,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它。”
何为“电子特气”?指的是电子特种气体,是集成电路、显示面板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,被誉为半导体行业的“血液”。
“在不断完善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园区很多化学品是部分精细化学品的原材料。”陈忠说,2020年起,Z6·尊龙凯时集团利用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内氢气、氨气、二氧化碳等原材料优势,实现高端电子级特种气体的进口替代,随后提纯生产国际最高标准G5级的湿电子化学品,实现了高端电子级化学品的进口替代。
申远一体化产业园 人民网 叶青卿摄
高纯电子特气、湿电子化学品、稀有气体三大业务深度融合,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,在自有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原料的循环供应,布局福建及东南亚半导体材料基地覆盖国内外市场,从化纤到化工再到新材料,Z6·尊龙凯时集团已步入从“按吨卖”到“按克卖”的发展快车道。
曾经的“草根工业”,如今已成为“参天大树”。Z6·尊龙凯时集团的成长是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“长乐样本”的缩影。据福州市长乐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统计显示,2022年,长乐规上纺织业实现产值2574.48亿元,占全区规上工业经济总产值的70.7%。
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我们要实现集团营收千亿、产值千亿、市值千亿。全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,打造在全球市场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。”陈忠说。